「一項刊載於循環雜誌(Circulation)的研究指出,汽水和其他含糖飲料一年可能造成全球18萬4000人死亡。(2015.6.30中央社)」

含糖飲料大多使用便宜的人工合成高果糖糖漿,因為會造成脂肪肝、心臟病、高血脂、痛風、失智、癌症,以及孩童和青少年的心臟病機率升高,引起全球關注,認為減糖跟減油一樣重要。

《康健》的檢測發現,即使是「微糖」的梅子綠茶,含糖量也相當於「10顆方糖」;「全糖」的梅子綠茶更高達「17顆方糖」。除了糖,手搖杯裡還有大量的冰塊,也是問題,中醫界指出會引起注意力不集中和代謝功能失調。最好你能戒含糖飲料。

安迪先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銀髮族調整生活習慣後,也得選對食物,才能事半功倍,順利解決便秘問題。中醫觀點將食物分為許多種性質,適合不同體質、症狀的人食用,其中以「潤性食物」和「瀉性食物」對改善便秘較有效。

潤性食物:如蜂蜜、甘蔗、柳橙等,可增加體內的水分,達到潤腸通便的效果。

瀉性食物:如豆腐、牛蒡、蘆薈等,可幫助體內毒素排出,改善便秘及發炎等症狀。

安迪先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體的新陳代謝是個極為複雜的過程,透過食物我們獲得營養,這些營養成分中有些會提供熱量與提供組織的新陳代謝,例如醣類、蛋白質、脂肪與酒精,當然還有更多不提供熱量的礦物質、維生素等,一起提供人體正常運作所需的營養,這就是為何均衡飲食那麼重要的原因。

在所有食物營養成分中,最主要也是直接產生「糖」的是含醣食物。

「醣」和「糖」不同。「糖」通常是吃起來具有甜味,而「醣」是所有產糖食物的通稱,也就是「碳水化合物」,按照分子結構可分為纖維、多糖、寡糖、雙糖、單糖,嚐起來不一定具有甜味,例如飯、麵。

「纖維」是難以完全消化的多醣類,但也不是完全無熱量,大約是每公克2大卡,一碗煮熟的蔬菜含糖大約是10公克,所以增加血糖的幅度是極少的,不同蔬菜間的差異並不大。

「多醣類」主要是我們的主食與糕餅點心之類的食物,例如飯、麵、麵粉製品、地瓜、馬鈴薯、山藥、芋頭、玉米等,這類食物在不加糖的情況,並不算是甜食,但經過消化吸收後會產生大量的葡萄糖,例如一碗飯大約是200公克,含糖就有60公克。

當這些含醣食物用一碗為單位時,彼此的差異就比較明顯,例如一碗麵或粥的含糖量就只有一碗飯的一半,而含糖量較少並不等於血糖增加幅度比較少,多醣類食物的含纖維量多寡與烹調方式,對血糖的影響也有程度上的不同,這也是常造成血糖起伏困擾的原因。

「寡糖」有2-10個單糖分子,除了果寡糖、木寡糖與異麥芽寡糖常用於食品添加外,大蒜、洋蔥、牛蒡、蘆筍、大豆、麥類也含有寡糖,這種糖和纖維一樣難被消化分解,每公克約產生0-2.5大卡的熱量。

「雙糖」包括蔗糖、乳糖、麥芽糖、海藻糖,其中乳糖最容易被忽略對糖的影響,牛奶與羊奶皆含有乳糖,喝起來並不甜,但消化吸收後皆會轉變成單糖,這也是為何市面上有專爲糖尿病患調製的配方奶粉,把乳糖去掉以減少血糖上升幅度;蔗糖、麥芽糖與海藻糖都是兩個單糖分子組成,甜度雖然不同,但熱量都是一公克4大卡,對血糖影響都是快速且明顯,取用需適量。

「單糖」有葡萄糖、果糖、半乳糖。一般市售的糖大多是蔗糖,經過分解後才會變成葡萄糖,葡萄糖粉或糖膠則是單純的葡萄糖,可直接吸收,一般用於低血糖時的快速補充。

許多食物同時含有葡萄糖與果糖,例如水果有的果糖居多,有的約各半,水果中甚至還有一些蔗糖,蜂蜜則是含葡萄糖與果糖約各半。

果糖代謝幾乎完全靠肝臟來轉化成葡萄糖和乳酸。攝取過多果糖,特別是常添加於飲料的高果糖玉米糖漿,會對肝臟造成負擔,也和高血脂症、肥胖、高尿酸,和高血壓有關。半乳糖也是在肝臟中轉換成葡萄糖,除了奶類外,甜菜中也有蔗糖和半乳糖。

無論吃了「醣」或「糖」經過消化吸收後都會產生葡萄糖,這些增加的葡萄糖需要透過精密的胰島素分泌調節,來維持血糖在一個範圍內小幅度的波動,數值約落在70-130mg/dL間,這對不是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的人來說,可以不必去精打細算吃進去的是什麼糖,都能保持血糖不會過高。

但若要預防肥胖、預防糖尿病、攝取足夠的維生素、甚至防癌,富含纖維質的多醣類,例如蔬菜、全穀根莖類還是較健康的選擇。

同時也要減少精緻雙糖與單糖,這些糖無論是糖果、果汁、甜點,這類糖會快速吸收,增加胰島素分泌的負荷,容易攝取過多熱量而導致肥胖。對醣的選擇與份量控制,儘量不用或少用糖,更是糖尿病患能成功控糖的關鍵。

 

 

 

作者:游能俊(游能俊診所院長) 2014.11.24

安迪先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討論「放屁」這件事似乎不太莊重,但每個人天天都得為之,若是憋著不管,那你的健康可麻煩了。

明說似乎不雅,英國人只好委婉的稱做「風」(air)或「氣」。手術過後,醫生一定要問你,「排氣了沒?」若有,那你就可以開始進食了。 

但我們還是得寫出那個字,請你忍耐一下。 

安迪先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為什麼有人無法吃辣,有人卻無辣不歡?吃辣可以訓練嗎?吃辣能不能減重?吃辣會不會傷胃?如何解辣?解答關於吃辣的各種疑問。

1. 吃辣無法減重

辣椒素會提高代謝率,但不能擴大解釋為吃辣就能減肥。辣椒素的確會促進循環,使皮膚發紅、發熱,加速局部的代謝率,但效果無法持續兩次以上,因此,想靠吃辣減肥,或是塗抹辣椒膏瘦身,都是不切實際的。

安迪先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只吃白吐司、稀飯,可能營養素不足

馬偕兒童醫院兒童腸胃科主任陳偉燾解釋,當腸胃道因為細菌、或病毒感染造成發炎時,雖然清淡的飲食能減少腸胃道的刺激,但同時也必須注意攝取均衡的營養素,才能幫助腸胃道細胞的修復。吐司、稀飯雖然不易刺激腸胃,但大部份是醣類,缺乏如蛋白質、脂質、維生素等其他營養素。

安迪先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除了按照浮腫狀況做調理,容易浮腫的人,更可藉由慎選排水食物,「健脾補腎」,達到輕盈瘦身的效果。

健脾是增強腸胃系統功能,去除身體濕氣水分,如茯苓、薏仁。

補腎則是加強腎系統,讓身體多餘水分可以藉由尿液排出,如紅豆、綠豆、薏仁、冬瓜、西瓜。

安迪先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才洗好的衣服,上面卻有棉絮、小黑漬,甚至發出異味。小心洗衣機成為病菌溫床。

許多人認為,洗衣機「清洗」衣物,洗完之後本身應該也乾淨了,但事實不然。因為洗衣機常處於潮濕狀態,加上衣物上的髒污、皂垢等多少會殘留在洗衣槽裡,經年累月下來,成為細菌、黴菌滋生溫床。

日本及中國大陸都曾有相關研究指出,洗衣機使用愈久,及洗衣次數愈頻繁,存在洗衣槽裡的黴菌孢子數量大增,進而附著於衣物上,造成二次污染。醫學專家甚至懷疑,隱藏在洗衣機裡的細菌、黴菌可能是引起皮膚過敏、女性黴菌性陰道炎等問題的罪魁禍首。

安迪先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蛋香醇綿密,卻因擔心膽固醇升高而不敢多吃?外食族如何吃得安心?健康又安全的選擇方法,讓你享受美味不煎熬。

美味的蛋料理收服大人小孩的心,無論煎、煮、炒、炸都好吃,是居家常備食材,就算再忙碌或不諳廚藝,也能簡單煎個荷包蛋、或打個蛋花湯來喝。

面對貨架上琳瑯滿目、價格差距大的蛋群,該怎麼選對兼具安全和美味的健康好蛋?居家又該如何存放?

安迪先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15年1月起,健保署正式取消給付分裝藥,民眾到皮膚科診所看診,將不再拿到塑膠圓盒裝的分裝藥。不過,一整條的藥膏經常用不到幾天症狀就好轉,剩下的藥膏究竟能不能留著以後用?

有些人體質敏感,被蚊蟲叮咬時,常會腫成一個大包,甚至起水泡。這時候,皮膚科醫師會給予抗組織胺藥膏作為止癢使用。若是腫得較厲害,醫師則會給予含類固醇的藥膏。這類的皮膚困擾較為單純,若將藥膏留下來下次使用,較不會有太大的問題。

不過,特別要注意的是,類固醇藥膏是藉由降低皮膚發炎反應來消炎,若傷口抓破皮,就需要改擦含有抗生素的藥膏,避免傷口感染。

安迪先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