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入冬後,歐美各國接連傳出大風雪的災情,台灣也是寒流一波波,低溫特報頻傳,氣候冷颼颼,門診的感冒病號增加三成。許多民眾出現嚴重的鼻塞及流鼻水,以為是小感冒,不料只是拖延了幾天,鼻子竟然流出黃黃濃濃的鼻涕,還伴隨著眼睛紅腫、頭昏頭疼等病症。耳鼻喉科醫師指出,民眾千萬不要輕忽鼻病問題,如果感冒初期未治癒,有可能會出現急性鼻竇炎,一旦拖延太久則會併發慢性鼻竇炎,使得感冒治療更加棘手。
一般來說,典型的感冒症狀,有自癒傾向,約在七至十天內可恢復正常,感冒的早期症狀有發熱、頭痛乏力及輕度呼吸道不適症,若是鼻腔受到感染的話,會出現打噴嚏、流鼻涕等症狀。台北市中山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暨宏仁診所院長李宏信指出,急性鼻竇炎發作時,症狀跟感冒相當類似,鼻塞流鼻涕加上頭痛,患者的活動力下降,白天全身疲倦病懨懨地,晚上則出現夜咳而無法休息。假使鼻腔發炎沒有妥善治療,引發細菌感染,容易演變成鼻竇炎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學校常見許多小學生臉上掛著兩行鼻涕,長年未治癒,寒流期間更是學生感冒掛病號的高峰期,若不及時治療,或是治療不完全,由於鼻竇和眼睛、腦部相鄰,加上小朋友眼眶內側的骨壁比較薄,鼻竇發炎很容易造成眼睛的併發症,嚴重時甚至會演變成蜂窩性組織炎,一旦細菌侵入顱骨,將導致腦膜炎,學生及家長須要提高警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