鼻塞是最令人困擾的常見鼻病症狀,究竟除了服用中藥改善體質增強免疫力、使用鼻噴劑(類固醇)、或現代常見的鼻部雷射手術外,還有什麼方法可改善討厭的鼻病呢?就中醫診治的臨床來說,還有外治療法的選擇。

  

◎解除鼻塞的中醫外治療法

 

●鼻腔擦藥:

中醫使用鼻腔擦藥治療鼻病已有數百年歷史,早期多以礦物類藥材組合成方如《醫宗金鑑》的「硼砂散」,鼻腔擦藥曾有一段時間被部分不肖業者,以不明藥物燒灼鼻黏膜標榜一次斷根,引起許多後遺症。

 

藉由生物科技的進步,目前中醫鼻腔擦藥已由較溫和的草本植物組成所取代。不再是以腐蝕患病組織為目標,而是以減輕發炎,增加血管通透,保持鼻黏膜一定濕度溫度為主要功能。

 

要如何分辨所擦拭的藥物是否具有腐蝕性呢?簡單地說,就是會不會痛?有腐蝕性的藥物大都會影響神經、血管,產生劇烈疼痛感,如果沒有這類成分一般不會疼痛。

 

●薰蒸吸入:

 

將能通鼻塞的中藥如辛夷、生薑等,煮沸後,藉著呼吸含藥性的藥汁蒸氣來改善鼻塞症狀。

 

●針灸療法:可針對特定穴位使用針刺、穴位注射、耳針、埋線和艾灸等。

 

●穴道按摩:

 

將中指(在上)和食指交叉相疊,雙手同時向下指壓左右兩邊的迎香穴位(鼻翼兩側處),每回按壓約3秒鐘,力量適中來回重複5次,也可在鼻子兩側以畫圓的方式進行按摩。

 

印堂位置,可用單手進行按摩,同樣中指和食指交叉相疊,合谷穴位可以拇指左右交替按壓。

 

●穴位貼藥:

 

近年來流行的三伏天穴位貼敷法,採用「冬病夏治」的方法,貼敷藥物於背後的穴位,對改善過敏體質、預防感冒有很好的效果。

 

善加利用中醫外治法來治療各類型的鼻塞,讓鼻塞遠離,每天呼吸自在、自在呼吸。另外,取其內、外醫療的長處,不但減少副作用,更能增強治療效果。

 

以中醫預防醫學的角度「上醫治未病,中醫治已病,下醫治末病」,建議病友養成良好飲食、運動習慣,鍛鍊體力,避免病症再發。除穴道按摩外,應接受專業合格醫師診斷和建議下施行,不可自己隨意為之,或聽信廣告,追求速效,以免承擔風險。

 

(作者為高雄育森中醫診所院長)

自由電子報   文/吳信誼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安迪先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