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憂鬱症被WHO列為21世紀引起人們失能及早逝的第二位疾病,僅次於心血管疾患。台灣65歲以上人口約262萬人,用最保守的老年憂鬱症盛行率約12%來估計,國內至少有31萬老年人罹患憂鬱症,其中約有10萬人是重度憂鬱。

 

相較於一般憂鬱症,老年憂鬱症患者比較不會有罪惡感,但卻有較多身體抱怨,例如疼痛、疲倦、失眠等,也容易焦慮、恐慌、出現認知障礙,且記憶力變差,因此必須與失智症鑑別診斷。

 

老年憂鬱和失智初期症狀可能很像,也有可能同時出現,該如何分辨?前台灣老年精神醫學會(創會)理事長、台北榮總老年精神科主治醫師黃正平指出,憂鬱症是失智症的危險誘發因子,但憂鬱造成的健忘可以治療,失智卻會逐漸惡化。

 

憂鬱症患者常出現不願意做事、推托的行為,或抱怨自己什麼都不會、什麼都不行;但失智症患者卻是真的沒有能力做事,「他很想去做、你不讓他去做還不行!」黃正平說。

如果擔心家中長輩可能罹患老年憂鬱症,不妨用「個案健康問卷」來測量。

 

老年憂鬱症多是身體疾病、腦部退化引起

 

年輕人多因為遺傳或壓力引起憂鬱症,但老年人罹患憂鬱症的原因卻更複雜。

「很多人跟我抱怨:我爸爸不缺錢、身體健康、沒什麼壓力,我們也對他很好,他憑什麼憂鬱?」中山醫學大學校長、台灣老年精神醫學會理事長賴德仁說,許多子女不解為何爸媽會得老年憂鬱症,他強調不該只把壓力跟憂鬱畫上等號,其實很多老年憂鬱都是因為疾病、退化而引起。

 

身體疾病、腦部退化、心血管疾病以及藥物(例如部份抗癌藥、降血壓藥物),都是老年憂鬱症的誘發因子。罹患部份癌症(肺癌、胰臟癌等)、病毒感染疾病、退化性疾病(巴金森症等),或有精神疾病史(焦慮、輕度憂鬱、失眠等)的老人,也容易得老年憂鬱症。

 

另外,老年人會面臨很多失落,例如青春、健康、退休、空巢、喪偶、家人朋友去世等,「接到的白帖子可能比紅帖子還多,」黃正平形容,這些失落都可能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。

 

台大醫院一般精神醫學科主任黃宗正有一位85歲的病患郭老太太,一年多前同住的女兒意外過世,郭老太太承受不住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傷痛,情緒極不穩定、吃不下睡不著,甚至有輕生念頭,家人急忙帶她就醫。黃宗正除了開藥之外,也鼓勵她多出門走走、曬曬太陽,郭老太太因此找了一份義工工作,現在憂鬱情況已改善不少。

 

 

 

【完整內容請見《康健雜誌》175期】【作者/曾慧雯】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安迪先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