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孕、生產數過低者易得

 

目前醫界對於卵巢癌的發生原因還不是很清楚,但可以肯定的是,生產數較多、有哺餵母乳、定期使用口服避孕藥者較不易得到卵巢癌;也就是不孕、生產數過低的女性比較容易罹患卵巢癌。懷孕、哺乳期、服用避孕藥期間,卵巢停止了排卵的工作,無形中減低了卵巢細胞出現異常增生的機率,也減少了罹癌的可能性。

 

一提到女性癌症、月經史、女性荷爾蒙,就會懷疑是否有和肥胖有關?周宏學指出,目前仍無法發現肥胖和卵巢癌有關,更年期婦女進行荷爾蒙補充,也不會提高卵巢癌的發生率。

 

至於多年前,曾有國內學者進行卵巢癌流行病學統計發現,使用子宮內避孕器、陰道塞劑等女性,罹患卵巢癌的機率較高,周宏學則說,還沒有明確有效的科學證據證實,卵巢癌和子宮內避孕器、陰道塞劑有直接相關。同一份研究報告也發現,生育數較高及多吃水果、牛奶的女性,較不易罹患卵巢癌。

 

 帶有基因者 需切卵巢嗎?

 

其實,國內有家族史的卵巢癌病患只占5%,影響不大。在家族史的基因遺傳上,比較為大家所熟知的基因就是BRCA1及 BRCA2,帶有此基因的女性,不但發病年齡較輕,包含本人及家族成員也比一般人更容易罹患卵巢癌、子宮內膜癌、乳癌、大腸癌。對於帶有此基因的女性,有的醫療院所會建議進行預防性的卵巢切除,周宏學並不贊同此作法。帶有BRCA1及 BRCA2基因型者,並不等於日後一定會罹患卵巢癌。不過,倒是提醒乳癌、子宮內膜癌、大腸癌女性病患罹病後,最好能到婦產科門診請婦癌醫師進行檢查,是否罹患卵巢癌。

 

 抽血篩檢加其他檢查

 

卵巢癌不像子宮頸癌、乳癌,有抹片、乳房攝影及乳房超音波等利器,可以進行早期篩檢,提早察覺。但如果真的要提到卵巢癌的篩檢,最常被提及的,應該就是CA125血液腫瘤指標的檢查。如果抽血檢查發現CA125的濃度升高,可以找婦產科醫師進一步檢查。

 

然而CA125是一種非特異性的血液腫瘤標記,子宮及卵巢的良性或惡性腫瘤、骨盆腔發炎、月經來潮等等,都有可能會導致血液中CA125的濃度增加。因此,婦產科醫師除了會要求病人進行內診(內診只能摸到病人體骨盆腔內是否有較大的腫塊),還會進行腹部或陰道超音波檢查。

 

初步的超音波檢查如果發現卵巢腫瘤,而高度懷疑有罹癌的可能性,會在手術前再進一步做斷層掃描(CT)或磁振造影(MRI)的高階影像檢查,除了掃描骨盆腔,也會看一下腹腔、胸腔,以釐清是否有癌細胞轉移的現象。

 

臨床上對於卵巢癌的確診認定非常複雜,通常是手術過後將病人切下來的腫瘤組織送到病理科才能進行判讀;另外,如果病人情況很嚴重,已經轉移、瀰漫到整個腹腔,根本無法開刀,可以考慮先進行化學治療。

 

 預防子宮內膜癌 必須避免肥胖

 

從2004年開始,子宮內膜癌發生人口(914人)就凌駕於卵巢癌(883人),在女性生殖器官癌症中,僅次於子宮頸癌。在美國,每年子宮內膜癌的發生案例數目高於子宮頸癌,在國內,子宮內膜癌罹患人口數逐年增加,加上子宮頸疫苗的問市,子宮內膜癌的發生人口數將會超越子宮頸癌,成為女性生殖器官癌症中,罹患人口數最高的癌症。依據衛生署的統計,2000年罹患子宮內膜癌的人口數有623人,2007年增加到1165人,死亡人口則從2005年開始下滑(139人),2007年微幅下降到121人。

 

 肥胖、三高是危險因子

 

不論是台灣,還是美國,子宮內膜癌病患均有年輕化的趨勢,而子宮內膜癌年輕化的原因和乳癌相似,飲食習慣的改變是一大原因,特別是含乳酪製品攝取量的增加。含乳酪製品的食物中的成分進入體內,會轉化為膽固醇,女性血液中膽固醇濃度提高,多餘的膽固醇會變成女性荷爾蒙,女性體內女性荷爾蒙的量(雌激素)增加,就會造成子宮內膜的過度刺激、增生,久之,罹患子宮內膜癌的機率就會提高。

 

女性在生理期之前,子宮內膜受到雌激素的刺激、增厚,另一種女性荷爾蒙黃體素濃度也會增高,如果卵巢所排出的卵子沒有在子宮內膜上著床,黃體素濃度降低,子宮內膜就會自動剝落,形成月經,也就是說雌激素和黃體素間的週期變化,以及彼此間的拮抗性,讓增加的雌激素不會持續性的刺激子宮內膜。

 

但如果是食物進入人體內所造成雌激素濃度增加,或是因為肥胖導致肥胖週邊脂肪細胞製造過多的雌激素,都可能會因為體內沒有足夠的黃體素與雌激素拮抗,使得多餘的雌激素持續性地刺激子宮內膜,子宮內膜不停增生,就很容易發生子宮內膜癌。所以,肥胖、高血壓、糖尿病、高血脂症,都是子宮內膜癌的高危險因子。此外,初經早、停經晚、不孕、沒有生育、月經週期不穩(好幾個月沒有月經)等女性,也都是子宮內膜癌的高危險族群。

 

和卵巢癌相較,子宮內膜癌在罹病早期比較容易出現陰道出血、分泌物異常等現象,少數病人經由子宮頸抹片,也會無意中刮到從子宮內膜脫落到子宮頸的子宮內膜癌細胞,進而被發現到罹患子宮內膜癌。但其實,利用子宮頸抹片檢測子宮內膜癌是錯誤的觀念。

 

 異常出血 速掛婦產科檢查

 

女性發現陰道有異常出血或是分泌物異常的情況,應該先到婦產科門診請專業醫師進行內診,婦產科醫師會先進行內診及用手觸診腹部,以檢視子宮是否有肥大的現象,然後再進一步以陰道(有性行為女性)或腹部(沒有性行為女性)超音波進行檢查。

 

在進行超音波檢查時,醫療人員會依據女性年齡及月經週期來推算子宮內膜應該有的厚度,如果發現子宮內膜有過厚的情況,會再安排子宮鏡檢查,現行最新的子宮鏡可以在不影響處女膜的情況下,直接看到子宮內膜的模樣。萬一醫療人員覺得還是有罹癌的可能性,就會進行子宮內膜擴刮搔術,取出子宮內膜組織,請病理科醫療人員進行判讀。

 

【完整內容請見《長春月刊》338期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安迪先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